采撷城市记忆|大宸设计规划打造东濠涌文化风情街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记忆。一个地名,一条河流,都会牵扯无数人,衍生无数故事。在东濠涌的历史追溯中,我们试图去唤醒那些默然于河流、街巷、房屋、甚至早已埋藏在高楼大厦之下的记忆。
项目背景
Project background
东濠涌旧时是广州护城河,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境内,发源于白云山南麓。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建城时疏通成濠。全长4225米,宽7~11米。因在广州城东,故名东濠涌。
古时,东濠涌是广州交通要道和重要水源地,周边人文商贸荟萃。近代,因环境污染,东濠涌成了藏污纳垢的臭水沟。
历经明朝文溪改道、1935年民国疏浚整治及2010年亚运会前提升改造,近年来针对东濠涌的综合整治,让其面目焕然一新。
为整体提升东濠涌南段沿线片区城市环境质量,广州市越秀区城市更新改造办公室根据上级指示,计划以东濠涌南段绿道为核心,打造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东濠涌文化风情街”。
区位分析
Location analysis
本项目规划编制范围西至越秀南路,东至钱路头直街,南至江湾大桥,北至南洋电器厂,总面积约26.5公顷。
区域人文荟萃——大东门、贡院、番禺学宫、鲁迅故居、中华总工会旧址、国民党一大旧址、团一大广场等交织错落,构成丰富历史文化及空间资源。
区域商贸繁荣——规划范围北京路商圈和中华广场商圈的外溢、缓冲地带;以及传统城市中轴线及珠江滨水景观带的东联北延地带。主体性强、具有鲜明的文化性格。
周边交通便利——横向有东风东路、中山三路、中山四路、文明路、东华西路;纵向有东濠涌高架桥、越秀北路、越秀中路、越秀南路、黄华路等。
项目总体定位
Overall Project Positioning
依托东濠涌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资源,综合展现广州古城历史文化,探索城市旧区保护、利用与项目维护互动发展的新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复合型的“东濠涌历史文化风情带”。
功能植入——综合分析空间利用与土地现状,“见缝插针”,植入富有活力的文化、休闲设施、促进东濠涌空间体验与文化体验多样化。
片区改造—— 综合考察沿线片区的空间状况与潜在活力,探索与东濠涌联动发展的街区利用模式。
记忆再现——梳理沿线地块,融入岭南文化及“旧城”元素,构建城市记忆载体,营造历史文化风情带。
现状照片
改造效果图
现状照片
改造效果图
分区改造
Partition transformation
01原南洋电器厂及相邻地块片区改造
保留并修缮清末普济院旧址,对南洋电器厂厂房、库房等进行综合改造和利用,将园区改造成“东濠涌印象园”。整合广东雕塑院空间场地和艺术资源,加强与东濠涌南段的空间联系。
东濠涌印象园效果图
02钱路头直街-北横街片区改造
钱路头直街-北横街,位于东濠涌与东皋大道历史街区之间,受周边商业渗透影响,街巷自发形成商业街,但商业层级低下、杂乱。通过规划改造,使其成为展现广州城市传统生活及商贾云集的街区。
入口广场平面图
入口广场效果图
城市记忆博物馆
现状照片
改造效果
现状照片
改造效果
03大东门遗址片区改造
大东门是广州古城八大城门之一,是宋代到明清时期广州城的东大门,民国初年拆除。
大宸设计利用大东门遗址和地下墙基等历史资源,在中山北路北侧地块建设“广州城市历史文化展览空间”,恢复大东门文化地标形象。
大东门城楼复建效果图
城墙遗址下沉广场效果
大东门博物馆地下展陈空间效果图
04越秀上下街片区
上下街片区总平面图
项目用地位于东濠涌休闲景观带一侧,区域东西两边的北京路、英雄广场沿线是广州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区。区域内有广东省博物馆旧馆、中山图书馆、大东门遗址、农讲所等,具备广府历史文化氛围和创意商业潜力。
设计上营造南面主入口广场,及室外展场两个主要的公共空间。然后通过综合整治,提升街区整体风貌,恢复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延续城市脉络。
05小东门桥及糙米栏旧址片区
小东门桥片区地块沿街骑楼商业建筑及关帝庙旧址体现民国初期广州街区历史风貌,是原著名老字号酒家“永利酒家”所在地。规划设计根据历史照片与相关资料恢复“关帝庙”;调整已有沿街骑楼商业建筑部分功能,恢复“永利酒家”,唤起“历史记忆”。
艺术交流中心立面图
重建越秀南小学地块,建设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艺术文化交流中心。
糙米栏旧址平面图
植入文化休闲功能,植入清吧、茶座、艺术长廊、亲水平台等文化休闲设施,加强东濠涌与周边记忆节点(如东园、白云楼)的空间联系。
06白云楼鲁迅故居片区
白云楼见证近90年的邮政发展历史,且为鲁迅故居,是东濠涌历史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修旧如旧”原则,增加体现广州“旧城记忆”元素的城市家具,在线老广州街巷景象。
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冯骥才《城市记忆》